首頁 > 旅游 > 旅游新聞 > 正文

    “博物知旅”看蘇州 “百館之城”盡覽“最江南”

    2023-12-18 15:41:57| 來源:中國網?東海資訊| 分享到: | 字體:
    鏈接已復制
    從“百館之城”到“博物館之城”實現迭代升級,目前蘇州全市擁有博物館110多家,每百平方公里達1.27座博物館,“一城百館、博物蘇州”的文化品牌越發為人熟知。

      12月18日,蘇州市文物局組織以博物館發展與管理為主題的推進會,這是進一步打造高品質蘇州“博物館之城”文化新品牌的重要舉措。自2022年蘇州市委市政府出臺“博物館之城”建設意見以來,博物館規模、品質不斷提升,集群、體系建設更加合理,無邊界博物館建設加速推動,從“百館之城”到“博物館之城”實現迭代升級,目前蘇州全市擁有博物館110多家,每百平方公里達1.27座博物館,“一城百館、博物蘇州”的文化品牌越發為人熟知。

    “博物知旅”看蘇州 “百館之城”盡覽“最江南”

      政策引領,擦亮“一城百館、博物蘇州”金字招牌

      蘇州有2500年建城史、歷史文化遺存豐厚,街道巷陌林立著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或承載厚重歷史、印刻蘇州記憶,或講述動人故事、詮釋江南文化,“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展現蘇州經濟文化的發展歷程。

      博物館之于蘇州,是一本厚重的歷史書。走進一座博物館,仿佛翻開一頁史書。蘇州博物館藏吳王夫差劍精美完整、堪稱國寶,讓人不禁聯想到古代諸侯爭霸的風云詭譎;蘇州碑刻博物館內保存的“天、地、人、城”四大宋碑,是世界科技史上的杰作;2006年10月竣工開館的蘇州博物館本館,由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締造,現今已然成為地標性建筑之一……在蘇州,博物館內就能縱覽上下五千年。

      “博物館之城”建設大幕拉開以來,“蘇州博物館為龍頭、國有館為主體、主題館為特色、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博物館體系越發完善。當蘇州城建博物館、蘇州灣博物館、孫子兵法博物館等博物館建成,蘇州的博物館數量超過110家,“一城百館、博物蘇州”金字招牌越擦越亮。2023年“暑期旅游檔”,全市博物館接待量超過285萬人次,創下近幾年最高值。

    “博物知旅”看蘇州 “百館之城”盡覽“最江南”

      挖掘價值,發揮博物館在公共服務的多元功能

      博物館之于蘇州,是一幅唯美的江南圖。吳文化博物館常設展覽之一的“風雅頌吳中”從吳地的精品文物、風物特產及文化傳承的角度,對吳文化進行細致全面的解讀;緩步走在蘇州戲曲昆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堂名燈擔”前,婉轉悠揚的昆曲水磨腔仿佛縈繞于耳畔;蘇州絲綢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絲綢專題博物館,在這里可以絲綢文化的意蘊內涵,也能感受當下蘇州的傳承和創新……一座蘇州城,半部江南詩,蘇州正將江南文化及吳文化、古城文化打造成靚麗的人文標識。

      博物館之于蘇州,是文旅融合的有力抓手。“逛博物館”也被很多游客列入出行旅游的攻略清單中。蘇州以文旅融合思維,凝練特色品牌,豐富消費業態,致力于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感受博物館、熱愛博物館。

      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博物館處負責人表示,像蘇州博物館在夜間延時服務的時候,能夠將博物館與拙政園景區打通,游客既走進博物館學到了知識,也走進旅游景區享受文化大餐,兩者相互結合,相得益彰,這就是最美好的創新,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全市博物館根據自己館的特色、藏品的特色,都在努力地設計、創造屬于自己的文創產品,富有專屬標識的特色文創,競爭力和認可度就特別強。

      博物館之于蘇州,是社會教育的重要陣地。在蘇州,博物館不僅具備參觀體驗的基礎功能,還堅持為不同群體提供傳遞知識、啟迪思想、培養美感等教育服務,如專題講座、講解活動、線上課程、研學交流、為弱勢群體提供特殊教育等。據統計,“十三五”期間,蘇州備案博物館共接待游客3600多萬人次,策劃社會教育活動2441場;蘇州博物館、常熟博物館等開放了公共講座線上資源,總觀看量近10萬人次。

    “博物知旅”看蘇州 “百館之城”盡覽“最江南”

      創新驅動,打造“古城無邊界博物館”城市名片

      蘇州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在突破館舍空間限制的“無邊界博物館”概念基礎上,將整座城市視作一個巨大、無邊界的博物館,利用古城資源稟賦,促進整合與全局發展,創新性地打造蘇州“古城無邊界博物館”文化新名片。支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范區率先完成博物館化提升,打造“一座蘇州古城就是一座博物館”,按博物館展示闡釋的方式,對既有資源進行相適應的場景化營造,努力形成《古城無邊界博物館建設指導規范》。

      2023年,蘇州啟動了“平江九巷”城市更新項目及“古城保護更新伙伴計劃”,同時探索一種可持續的生態化古城保護模式,不僅有古城樣貌、古建老宅的保護更新,還要在城中留住姑蘇的獨特韻味,以創新手段“讓千年古城有景更有魂”,讓博物館建設理念應用于城市治理中。

      在離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主街不過幾條小巷之隔的居民區內,不少古建老宅,以煥然一新的姿態再度出現在眾人視線里。在蘇州市姑蘇區鈕家巷3號,有一座特殊的古建老宅,在里面除了展示各類和科舉有關的藏品外,建筑本身也是一道難得的風景。古建筑恰似“展品”,城市恰如“博物館”。

      此外,蘇州十分重視“博物館之城”建設中的機制創新、技術創新與從業者的服務手段、思想觀念創新等。蘇州頒布“鼓勵和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實施辦法”,創新推動類博物館建設,將其納入“一城百館”名錄,享受政府扶持政策,充分激發社會參與博物館建設熱情;全面發力數字化建設,完成重點藏品數字采集,智慧場景廣泛應用,開設數字博物館頻道,“孿生博物館”建設逐步呈現,致力于打造全國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新標桿。

      “博物館在傳統意義上是一種單向輸出,我們深入挖掘文化的同時,將博物館的單向輸出轉變為雙向的交流互動。”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博物館處負責人表示,蘇州正在推進博物館數字化工程,通過對場景的轉化和運用,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另外,我們要全面提升博物館的服務效能,把“博物館之城”的這篇文章做好做實做美。(圖文/蘇州文旅)

    【責任編輯:DH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