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發布《關于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的公告》,金湖縣榜上有名,淮安市唯一。這標志著曾有“旅游洼地”之稱的金湖邁入“水美天堂”,金湖全域旅游“金字招牌”閃耀全國。
“三湖環繞,萬水蘊情”的水鄉格局,造就了金湖得天獨厚的生態稟賦和環境優勢。面對經濟要發展、鄉村要振興、群眾要致富等多重壓力,如何點綠成金,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金湖將發展全域旅游作為“使命之鑰”。“發展全域旅游,可以突破傳統旅游‘點’的局限,實現‘域’的全面提升,推動經濟發展、環境優化、群眾增收、區域治理齊頭并進。”回首四年創建路,縣委書記張志勇感觸頗深。當下,全域旅游已成為金湖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金色名片”;2019年,該縣獲批江蘇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獲評江蘇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
2016年2月,金湖申報并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旅游產業找到了潛力“變現”的突破口。但面對缺錢、少人、鮮有資源的發展現狀,金湖縣委當機立斷,組織人員外出考察學習,探索性提出“沿著綠道布產業、建項目、調空間、優功能、興民生”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制定了全域旅游“3333”發展路徑。2017年、2018年,荷花蕩、水上森林公園先后成功創成國家4A級景區;去年,按照4A級景區標準建設的堯想國文旅區建成開園,金湖旅游的快速發展徹底打消了創建之初的各方質疑。
推進示范區創建,金湖做了什么,有哪些經驗?張志勇說:“金湖是后發之地,要想突破重圍、示范引領,必須另辟蹊徑,打造全域智慧旅游、全域導覽項目,打響‘杉青水秀、為荷而來’全域旅游品牌,推動全縣旅游業態、公共服務‘兩手抓’。”金湖以獲批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為契機,從體制、業態、服務等三方面入手,構建“黨政、部門、群眾”齊抓共管的機制,打造“城市、鄉村、景區”融為一體的旅游業態。縣政府設立1000萬元旅游引導資金、1億元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創新性執行“點狀”規劃和“點狀”供地政策。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率先探索全域導覽體系建設、率先開展旅游智慧服務、率先開展旅游廁所革命。
沿著300公里長的金湖全域綠道一路向南,記者途經十里果林、黃莊、荷花蕩等特色旅游區,感受著“杉”水蘊情,一路總覽金湖景。“300公里的全域綠道成為串起金湖全域旅游的發展動脈,‘旅游+’成了最時髦的經驗和最實際的行動。”金湖放大旅游的“磁吸效應”,促進“旅游+”與農業、工業、文化、體育等產業的多方聯姻,將過去“小旅游”推向“大旅游”,推動了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產生了“1+1>2”的良好效果,吸引一大批客商主動上門洽談項目、一系列重大產業項目爭相落戶。
在全域旅游指引下,金湖實施“納湖入城、引水潤城、清水繞城、景橋秀城、荷香溢城、文化興城”等6大類153個重點城建項目,2019年金湖重特大項目攻堅全市第一,兩奪季度紅旗。旅游業帶動荷藕、龍蝦等湖鮮美食聲名遠播,“鮮美金湖”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帶動全縣3萬人從事荷藕、龍蝦產業,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全市第一。按照旅游風景道標準,實施了旅游交通“通達”工程,金湖實現行政村四級公路全覆蓋并創成省“四好農村路”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