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美麗無錫訊 “有車卻開不到家門口?”在個別郊外的鄉村,因橋面太小汽車無法通過而讓一些村民回家需要繞路。隨著農村路網改修朝著精細化推進,在厚橋街道的曹慕塘橋,當地自然村的村民即將于下月初告別這樣的困擾。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無錫市錫山區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順應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有針對性地對一些年代較久、橋面較窄的農村橋梁進行翻建或重修,在老橋較多的厚橋街道,今年以來就啟動重修了7座危橋,為準備拓寬、加固以及加裝防撞欄桿的90座小橋檢修立檔,實現農村橋梁的全面提檔升級。
汽車時代,許多村里彎彎的拱橋不再實用,在此輪危橋改建進程中,正被平平的板橋替代。在錫山農村水鄉地區,不少村級橋梁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桁架拱橋,不少橋梁在2000年初進行過一輪加固,目前已接近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部分橋梁出現老化裂縫等現象,且大多數農村橋梁橋面較窄,橋欄桿不同程度磨損,已經無法滿足安全通行要求和汽車時代農村百姓的出行需求。厚橋街道建設管理科長顧純一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農村危橋改建進入為民辦事重點工程,轄區所有存在安全隱患以及使用年限較長的橋梁都將開展全面“體檢”,拆除危橋、加固老橋,拆除后原址新建的橋梁均采用板梁結構,橋面凈寬拓寬至4米左右,所有橋梁更加堅固耐用,安全系數和通行能力再上一個臺階,滿足農村百姓“車進車出”的需求。
位于厚蕩路的新豐橋上車來車往,此橋橫亙水運航道之上,是進出當地中東工業園和另一個村級工業園的重要進出口,也是進出錫太路的交通要道,橋面寬闊平整,引橋長度就達36米,但在今年整修結束前,其實已經是一座危險程度達4類的老橋。“性能日漸老化,橋欄桿也因車禍等損壞過,翻建刻不容緩。”從厚橋街道了解到,這座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拱橋一直頻繁使用,曾在2002年拓寬一半橋面寬幅,經過去年整個錫山全區的全面結構性檢測,發現橋梁的實際承載力存在隱患,立即部署新修重建。新建后的新豐橋和并列的另一座農豐橋都加裝了厚實的不銹鋼防撞欄桿設計,宛如水面之上的樂音“雙重奏”,顏值一新,成為當地的新地標。
“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好,而回家的路因為村口的橋不能通車,只能從后面公路繞上一大圈。”村民議事會里接收到的百姓“吐槽”聲,在水多橋多的水鄉農村,其實并不算小概率,在今年成為黨史學習教育中辦實事實踐的“突破口”。以厚橋曹慕塘橋村為例,曹慕塘橋也是一座4類危橋,拱橋橋面較窄,只能步行和電動車行,建筑垃圾清運等也很麻煩。一下橋往南到高墩上就是一個三十度夾角的大轉角,附近群眾的出行實在有點拗。昨天記者現場看到,作為當地拆建的7座危橋之一,曹慕塘橋橋臺基礎已完工,正安排上板梁,下月初攤鋪瀝青,新橋在原地重建,由原來的單車道擴容為雙車道,村民出行遭遇兩車相會,再也不用等很久了。
路通城暢產業興——從錫山區交通運輸局獲悉,農村橋梁的橋面美觀、功能承載能力均全面煥新升級中,今年以來,該區對所有存在安全隱患的危橋進行改建、加固、拆除,對一些橋身良好健康的農村橋梁進行護欄的全面防撞升級提檔,年內全區完成55座危橋改建,100座鎮村橋梁護欄升級,目前已完成7成以上實事進度。(陶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