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美麗無錫訊 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無錫市錫山區安鎮街道先鋒村聚焦群眾需求,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依托先鋒義剪志愿服務隊,開展各類便民服務,使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貼近群眾,讓溫暖從“頭”開始。
先鋒義剪志愿服務隊的“先鋒”之名來自于不少隊員所在的先鋒村,也意味著行動保持正能量的目標和初心。服務隊現有成員70余名,成員的職業有老師、工人、老板等。服務隊每周日上午組織公益理發活動,為轄區70周歲以上老人、殘疾人、退役軍人等提供免費理發服務,平時則不定期參加各類防疫值勤、排查登記、環?;顒拥取=刂聊壳?,這支義剪隊已經為6000多人次的老人理發。
他們是社區“夕陽紅”翹首期盼志愿理發師
每周日上午,先鋒義剪屋門前廣場上總是人頭攢動。高齡銀發族是義剪屋的主要服務對象。9月5日清晨7點,一位90多歲的阿婆早早就來門口守著了,老人說,有時一個月下來頭發也沒長多少,但就是喜歡和理發師們聊上幾句,分享一下家里子女孫輩開心的事,隊員都是笑瞇瞇的,熱情得不得了。參與理發服務的志愿者都在培訓機構學習過,其中好幾名志愿者原本就有理發的基礎。比如73歲的中學退休老師馬海,年輕時就在自己工作的學校辦過理發室,為老師們義務理發了十幾年。
義剪屋所在的山韻佳苑是一個大型安置房小區,居住著不少老年居民,對于一些因老年癡呆、中風、重度殘疾而無法外出的老人,志愿者們建好地址電話檔案,和他們的家人電話溝通后上門服務,每次還為他們帶點伴手禮,比如月餅和土雞蛋禮盒。在84歲的失明老人許阿婆家里,老人格外歡喜,“把我耳后鏟高一點,鏟鏟清爽!”一連說了幾遍。老人的女兒說,老人“比較愛美”,以前都要一路攙扶出去理發,非常不方便?,F在志愿者能上門,還特別客氣,母親心情特別好。每個理發日,老人都充滿期待。
他們是樣樣都在行的百變“志愿紅”
在今年7月中旬河南鄭州的特大洪災中,義剪隊隊員彭德英、張穎、孫小青放下了理發剪子,第一時間參與了救援行動。在此之前,她們都參加過較長時間的系統訓練,包括專業繩索援救、院前傷口包扎、擔架、水上搜救訓練以及被救人員心理安撫課程等。
“那一周時間,我們幾個主要是駕駛沖鋒舟,負責村民的搜救轉移。”彭德英回憶那次行動,“天氣很熱,水里很涼,水深處駕駛舟船,水淺處只能推著小舟前行,再一個個扶著轉移人員上去。一天下來,在水里要泡上十幾個小時。”在救援行動中,隊員們無暇顧及個人辛苦,一個個曬得黝黑。由于大部分時間在野外和舟車勞頓中,女性隊員為了防止不方便的“如廁”,互相監督少吃流食、少喝水,只為了保證救援能盡早完成。
熱心、能干、“樣樣都在行”的先鋒義剪志愿服務隊不止是一個志愿團隊,更是安鎮街道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理念、深入推動“黨史+志愿”的生動實踐 。(陶潔 袁瓊)